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专家 > 专家风采 > 预防医学专家
编号:213743
叶天星
http://www.100md.com 中国公众科技网
     在科研中,他与同事,特别是青年同道共获得军内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三等奖十余次。

    (作者:章光新)

    简历 1915年10月18日 生于安徽合肥。

    1937年6月 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

    1937年6—12月 于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细菌学部攻读研究生。

    1937年12月—1940年3月 任陕西省防疫处生物制品研究部学术研究员,兼西北药学专科学校教员。

    1940年4月—1942年3月 任卫生署贵阳中央卫生实验院防疫检验系技士,兼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部检验医学视导员。

    1942年4月—10月 赴英属印度孟买哈夫金研究所及德里西姆拉印度医学部中央研究院研究鼠疫及霍乱的免疫预防及制剂制备。
, http://www.100md.com
    1942年11月—1945年12月 任贵阳战时卫生人员联合训练所教员。

    1946年10月 毕业于美国军医学校军医提高班。

    1946年11月—1947年5月 在华盛顿美国军医进修研究学院进修病毒学及免疫学。

    1947年6月—12月 在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进修学院进修微生物学。

    1948年1月—1949年5月 任上海国防医学院卫生实验院病毒组主任及附属医院检验科主任,兼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医学院附设高级医事检验学校校长及上海东南医学院微生物学教授。

    1949年5月—现在 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上海)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1950—1954年 兼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学系微生物学教授。
, 百拇医药
    主要论著 1 Yieh TH(叶天星).Studies on the serokogicak types of V.chokerae isokated in Kwei-yang,1942.Chin Med J(Chenhtuh ed),1944,60 (1):81—88.霍乱弧菌的血清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47,33(7/8):227-233.

    2 Yieh TH,Landauer E,Miyagawa,et ak.Primary pneumonic pkague in Mukden,1946,and report of 39 cases with 3 recoveries. J Infect Dis,1948,82(1):52-58.

    3 Yieh TH.Practicak guide for Bacteriokogicak examinations.Shanghai:Hong-win Book Co.1950.
, 百拇医药
    4 叶天星.病毒学及其它微生物学篇.见余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及卫生细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79—407.

    5 叶天星,陈义文.Rh血型在上海1600余人中的分型.临床检验杂志,1958,1(2):102—104.

    6 叶天星.免疫学理论与实际.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1979.

    7 叶天星.环磷核苷对免疫调节作用.见:林飞卿,章谷生主编.细胞免疫学研究进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87—424.

    8 孟强骅,叶天星,杨嗣坤.体外抗体应答系统用于研究中药及化学合成药的免疫调节作用:I.初步结果及对培养条件的探讨.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1,1(4):267—273.

    9 孟强骅,叶天星,杨嗣坤.体外抗体应答系统用于研究中药及化学合成药的免疫调节作用:Ⅱ.实验条件的进一步探讨.上海免疫学杂志,1981,1(4):58.
, 百拇医药
    10 孟强骅,叶天星,杨嗣坤.体外抗体应答系统用于研究中药及化学合成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上海免疫学杂志,1982,2(6):326.

    11 谢正旸,叶天星,吴艳芳.吖啶橙简易免疫荧光法用于快速检定细菌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2,2(3):150—155.

    12 叶天星.病毒学总论.见:余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44—580.

    13 田野苹,叶天星,杨嗣坤.着色性干皮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I.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3,3(1):21—25.

    14 田野苹,叶天星,杨嗣坤,着色性干皮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Ⅱ.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变化及紫外线对淋转和产生α干扰素的影响.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4,4(1):55—58.

    15 严运坤,谢正旸,叶天星等.以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证明单株双型轻链病二例.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5,5(5):283—285.

    16 冯根生,叶天星,杨嗣坤.人γ-干扰素进一步纯化和理化性质的研究.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6,6(2):103—106.

    17 叶天星.抗原抗体反应概论.见:上海市医学化验所主编.临床免疫学检验,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14.

    18 谢正旸,叶天星主编.霍乱与副霍乱.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 百拇医药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